海南:推动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信用体系建设
日前,海关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司(以下简称“稽查司”)、海口海关、海南省商务厅联合举办海关AEO制度解读宣讲会暨集中颁证仪式。此次活动旨在引导企业充分认识海关AEO制度,用足用好AEO便利化措施,持续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,推动海南外贸高质量发展。 AEO制度由世界海关组织倡导,通过海关对守法程度、信用状况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,给予企业通关便利。不同国家海关之间可以通过AEO互认,给予对方符合资质的企业相关便利。 会上,海口海关关长高瑞峰,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勰从“经济绩效的量质更强、科技创新能力更强、压力测试的示范作用更强、发展安全的管理更强”等4个方面对海南AEO企业提出希望。并一同为海南省2023年新增的8家AEO企业集中颁证。 在培训宣讲环节,海关总署稽查司组织全国海关AEO认证专家介绍了AEO制度,解读了认证标准,并现场宣传便利化措施,解答了企业问题。宣讲活动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,现场参会企业代表和相关人员近百余人。 “这次宣讲活动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发表‘4·13’重要讲话5周年之际,意义非凡,我们真心实意地感受到海关对海南AEO企业的重视。此外本次宣讲活动内容非常‘解渴’,特别是把AEO企业享受的便利化管理措施讲透了,为我们下一步在申报通关中充分享受AEO管理措施增强了‘获得感’。”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。 近年来,中国海关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(地区)、RCEP成员国和重要贸易国家(地区)为重点,持续开展AEO国际互认合作。截至目前,已与25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,覆盖51个国家(地区),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(地区)数量居全球“双第一”。AEO企业出口到互认国家(地区)的货物,能够直接享受当地海关提供的减少单证审核、降低查验率、优先办理、优先通关等多项便利措施,通关效率明显提升,贸易成本显著降低。 海关总署高度重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,在海口组织开展海关AEO制度解读宣讲,指导海口海关开展AEO培育认证工作,海南企业从受理申请到通过认证成为海关AEO认证企业的平均时间同比减少近50%。 据统计,2023年一季度,海南省新增海关AEO企业8家,现有AEO认证企业60家,AEO认证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海口关区企业进出口总额的59%,缴纳税款占关区税收总额的77%,高级认证工作提质增效作用凸显。 “海关从免税品企业自身特点出发,为我们量身定制培育方案,‘一企一策’精准开展信用培育。对我们的疑点难点问题,提供政策咨询、材料预审等便利服务,指导我们读懂读透认证标准,规范内部控制管理。成为海关AEO企业后,我们进口免税品的通关速度明显提升,货物周转明显提速,经营成本大幅压缩。”全球消费精品(海南)贸易有限公司物流负责人常学珍说。 海口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海口海关将继续加强企业信用培育工作,培育更多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,2023年推动海南AEO企业数量再增加30%,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提供更多合格主体,让合法经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为持续释放海南自贸港政策效应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。
查看详情 >>
国家邮政局:《快递电子运单》国家标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
日前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解读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近日批准发布的《快递电子运单》和《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》两项国家标准,为进一步规范邮政行业发展,顺应行业数字化转型,不断优化改善从业人员和用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撑。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刚表示,《快递电子运单》国家标准设立专门章节,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内容。具体包括:一是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。快递企业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,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。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,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,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。二是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。快递企业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宜采用射频识别、手机虚拟安全号、电子纸等技术手段,对快递电子运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。三是规范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读取权限。快递电子运单上隐藏的、加密的信息内容,仅限于快递企业及其授权的第三方、相关管理部门,使用相关设备合法读取。 此外,近年来,邮政快递业科技创新成果累累,在一张小小的快递电子运单上也得到充分展现。比如,运单材质持续升级迭代,确保防水、防潮、防腐蚀和耐高低温,适应冷链物流发展等特殊环境要求,国标对此作了相应规定。再比如,充分考虑二维码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应用的实际,国标规定快递电子运单的码号区的信息内容应含有二维码,二维码中应包括通用寄递地址编码、内件详情和收寄件人信息等内容,并对二维码的码制、识读率、纠错能力等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。
市场监管总局:将在商业、服务业等开展诚信计量行动
记者日前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,近年来,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要求,从计量惠民生保民生出发,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,优化消费环境,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。 加强诚信计量制度建设。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印发了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民生计量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《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全面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。从建立市场主体诚信计量自我约束机制、加强政府部门引导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3个方面着力,旨在建立起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、政府部门推动为辅、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模式,构建诚信计量示范建设长效机制,营造文明守信的发展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全国各地不断加强诚信计量示范创建,助力消费环境建设。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,逐步在眼镜制配、加油站、水产、生鲜电商、茶叶销售、医疗机构等重点民生行业推动“诚信计量示范单位”创建,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,促进企业降本增效。 规范行业诚信发展。各地充分发挥经营者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,建立健全各项诚信计量管理制度,有效规范行业发展。如湖北试点实行眼镜制配行业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制度,充分利用“智慧监管一张网”和“计量行政监管系统”小程序,实时掌握日常计量监管、计量器具登记台账和强制检定管理档案信息,对1494家配镜企业建立行业经营者诚信计量信息档案并分类,实行差异化抽查比例管理,2022年全省眼科光学计量器具合格率较上年提高了3.4个百分点。 在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过程中,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涌现出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典型案例。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创建,积极打造“诚信兴商”环境,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“诚信计量示范区”。 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《计量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有关要求,在商业、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,广泛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,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“诚信计量”社会治理新格局,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,营造放心消费环境,为稳经济、促发展、强信心作出新的计量贡献。
国家税务总局:持续加大治理涉税诈骗和公开曝光力度
日前,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税务总局高度重视打击网上涉税诈骗,持续开展反诈宣传,积极会同公安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开展治理,并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,对涉税中介虚假宣传信息、开展恶意税收筹划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整治,并公开曝光了一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。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主任、新闻发言人黄运介绍说,近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、新媒体等进行虚假引导甚至实施网络涉税诈骗,将“黑手”伸向纳税人,有的直接诈骗纳税人钱款牟取不法利益,有的非法骗取纳税人信息特别是个人隐私、商业秘密等用于“灰色交易”,有的蓄意制造恐慌向纳税人招揽扩大业务。从手段上看,不法分子通常以短信、电话、网络甚至直接上门等形式,冒充税务人员并以税务稽查、中奖兑付等为借口,诱导纳税人转账付款或提供相关信息;还有的利用视频短片、线上培训等方式,歪曲解读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,并以帮助解决涉税问题为名蒙骗纳税人,达到其非法谋利的目的。 黄运提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,一是提高防范意识。遇到冒充税务人员上门征收税费、宣扬各种退税返款“新政策”或收到伪造成涉税信息的不明链接及二维码等,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,拒绝诱惑,冷静识别,切勿泄露隐私或进行转账支付。二是认准官方渠道。通过税务总局以及各地税务部门官方网站、服务热线、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进行业务办理和涉税咨询,不要轻信非官方信息和渠道,谨防不法分子的诈骗诱导。三是及时举报求证。如遇到相关情况,请咨询12366服务热线或主管税务机关进一步核实,或立即拨打110、全国反诈专线96110寻求帮助。 下一步,税务部门将持续加大治理涉税诈骗和公开曝光力度,强化打击震慑,全力保障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。
证监会:将建立发行人廉洁承诺机制 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...
2月1日,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。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,近日,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了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总体方案》)。为抓好《总体方案》的落实,证监会将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》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答记者问时表示,放管结合是注册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。证监会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。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,不是谁想发就发。证监会将建立发行人廉洁承诺机制,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建设。 针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方面,在前端,坚守板块定位,压实发行人、中介机构、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,严格审核,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。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,不是谁想发就发。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、现场督导等手段,坚持“申报即担责”的原则,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嫌疑的,及时采取立案稽查、中止审核注册、暂缓发行上市、撤销发行注册等措施。同时,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,保持投融资动态平衡,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。 在中端,加强发行监管与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,规范上市公司治理。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,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、股东及相关方信息披露责任。畅通强制退市、主动退市、并购重组、破产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,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。严格实施退市制度,强化退市监管,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。 在后端,保持“零容忍”执法高压态势。认真贯彻《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》,建立健全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机制,严厉打击欺诈发行、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,严肃追究发行人、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责任,形成强有力震慑。 证监会将适应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要求,加快监管转型,推进科技监管建设,切实提高监管能力。同时,证监会也提醒发行人、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,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开门搞审核,全程公开,全程接受监督,不存在“特殊通道”,与市场主体的正常沟通渠道是敞开的,没有必要请托、找“门路”,更不能搞利益输送、充当“掮客”。下一步,将建立发行人廉洁承诺机制,深入推进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建设,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,让行贿人“一处违法、处处受限”。
区发改委走访二次方产业园推动特色产业园区...
安徽:深化信用结果运用 提高社会组织获得...
11部门: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 扫清“黑...
湖南:信贷投放精准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...
人社部:建立探索人力资源市场信用管理等新...
【诚信宣传进社区】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...
关于印发《河东区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工作方案...
关于印发河东区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方案...
2021年河东区卫生健康系统普法依法治理...
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天津市深化“证...
解读:《河东区全面实施“一业一证”改革提...
河东区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
沉甸甸一捆钱,是拾金不昧,也是父母之爱
【诚信宣传进社区】新博园社区开展青少年诚...
河东区司法局富民路司法所开展 “3·15...
河东区检察院深入社区开展反诈宣传
重庆两江新区:树诚信新风尚 做文明医务工...
人社部:扎实推进欠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
加强信用监管 净化营商环境 | 年报已进...
一起了解陕西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助企纾困
建设农村三级信用体系、打造数字乡村振兴新...
推进执法规范化 建设优化营商环境
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效能
一起了解武汉全力构建的信用监管新机制
十三万元贵重物品“完璧归赵”,...
3月3日,小店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收到了市民王...
信用中国 2023/05/06
宁夏: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重...
近日,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公布今年第一季度2件重...
信用中国 2023/04/20
李国庆:拾金不昧守诚信 助人为...
“我从黑龙江来南海新区定居,想买辆电动车,大家都推荐...
信用中国 2023/04/14
河南:“商丘好人”耿兴利义务清...
清明节临近,4月3日一早,宁陵县69岁的党员、“...
信用中国 2023/04/13
返回顶部
意见反馈